當期期刊
第 69卷・第 2期
發行於 六月, 2025
九七的挑戰:香港政教處境下的教會與政治(1984∼1990)
邢福增(Fuk-tsang Ying)
在華人基督教的處境,政教關係一直是個難以妥善處理的課題。這不僅是理論與概念上需要釐清的問題,更是與當下處境持續拉扯的現實糾結。本文旨在以1980 年代因應九七前途問題引發的討論及爭論為個案,探討涉及香港政教關係的不同課題。在前過渡期(1984∼1990)的獨特歷史時空下,基督教如何回應九七問題?這不僅是信仰或神學上的實踐,也涉及政治現實的考量。當我們從政府與宗教、教會與政治的角度重構這段歷史時,可見中國影響力的現實政治(realpolitik),更是制約香港政教格局的重要因素。
關鍵字:九七問題、政教關係、宗教自由、中國因素、香港
「一個中國」的變與常:檢視中國夥伴關係文本的「一中」論述
廖恒德(Heng-te Liao) ;張廖年仲(Nien-chung Chang-Liao)
本文從中共國際統一戰線的角度來探討國際社會對「一個中國」論述的變化。儘管中國大陸對外強調「一中原則」為國際社會共識,但是其他國家關於「一個中國」的論述並不一定跟北京的立場一致,會隨著國際局勢變化而有所調整。本文從國際統戰的角度來分析中共如何運用夥伴關係鞏固其「一個中國」的論述。通過對294 筆中國戰略夥伴關係聯合聲明進行文字探勘,本研究發現:一、「一中政策」這種用語比中國大陸推行的「一中原則」更為國際社會所接受,但2018 年之後「一中原則」的出現頻率開始上升。二、儘管北京的「一中原則」不變之處在於其代表中國的正統性,但近年來其指涉範圍開始擴大至西藏、新疆以及香港問題,不再僅針對兩岸關係與臺灣問題。最後,通過對個別聲明的「一中」論述分析,本文將中共國際統戰的策略區分為「鞏固南方國家」、「分化美國盟友」與「籠絡臺灣前邦交國」。本文的研究貢獻在於從中共國際統戰的策略,闡述中國大陸如何透過戰略夥伴關係將「一中原則」形塑為「國際社會基本共識」,並從國際社會的回應來評估其成效。
關鍵字:核心利益、國際統一戰線、一個中國原則、一個中國政策、戰略夥伴關係
【研究紀要】美中科技戰下的抉擇:初探竹科從業者對美中臺關係與高科技產業全球布局的態度
羅琪玟(Chi-wen Luo) ;古明君(Ming-chun Ku);鄭志鵬(Chih-peng Cheng)
意本研究旨在探討美中貿易戰和科技競爭加劇的背景下,臺灣高科技產業從業者對於臺灣在美中臺三邊關係中的政治、社會與經濟的態度與意向。透過對新竹科學園區高科技產業從業者進行大規模電話訪問調查,本研究初步了解他們對於國際局勢、移動意向及政府是否應該介入高科技產業與人才政策的看法。
初步結果發現:一、與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中國效應研究小組〈中國效應主題研究計畫〉在2023 年的調查相比,竹科從業者在政治與社會議題上更積極表態,這可能反映臺灣高科技產業從業者對於美中關係的影響有較高的敏感度。此外,竹科從業者對國際情勢的評估也更偏向現實主義觀點。二、高科技產業從業者內部存在異質性,其中又以個體在產業鏈中的位置為重要解釋因素。例如,IC 設計從業者普遍較為親美且對政治前景持樂觀態度,而封裝測試從業者則相對親中。三、相較之下,國際接觸經驗、性別與社會階級等變項的變異解釋力相對有限。
整體而言,本研究將高科技產業從業者的態度與意向置於地緣政治的
背景下,對於理解臺灣未來科技發展與政治決策具重要意義。
關鍵字:美中科技戰、高科技產業、半導體、親中、親美
【書評】評CSIS的《船舶戰爭:面對中國雙重用途的造船帝國》報告 書評:Funaiole, Matthew P., Hart, Brian, and Powers-Riggs, Aidan (2025). Ship Wars: Confronting China’s Dual-Use Shipbuilding Empire. CSIS.
陳亮智(Liang-chih Evans Chen)
關鍵字:造船造艦、軍民融合、雙重用途、中國船舶集團、聯合造艦